“魏則西事件”一年后:醫療搜索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以前,上網搜疾病并在線問診還只是部分人的行為,但現在新一代的網民,包括網民的父母和下一代,經過多年用戶習慣培養之后,都把信息獲取的第一渠道放在網上或者移動終端上。
這種大眾患者的流量入口趨勢還會不斷加強。因此,醫療搜索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用戶行為的轉移和變化。
在美國,民眾求醫的主要信息源是US News等傳統媒體。患者和親朋好友間的相互推薦也是求醫的一個信息來源,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會求助有公信力的醫院排名。但是在中國,有事直接上網使用搜索引擎卻成為了老百姓的習慣。
今天,我們主要通過谷歌、百度、搜狗明醫、360良醫、微信搜索這幾個搜索引擎,簡單探討一下當前醫療搜索的發展現狀。
美國最大的醫療搜索公司谷歌
谷歌是美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同時也是最大的醫療搜索引擎,它的廣告監管非常嚴格。
百度因為一些事故一度引起輿論關注,其實谷歌在美國也有過這種類似的事情。2011年,谷歌廣告系統中存在的“非法處方藥”被FBI通過“釣魚執法”發現,最終谷歌被罰款5億美元。
根據谷歌公司2016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整個2015年,他們屏蔽的7.8億條違規廣告中,與醫療和藥物政策的相關的違法廣告有1250萬個。
控制了美國40%以上數字廣告市場的谷歌,近期決定從明年開始,其Chrome瀏覽器將會屏蔽所有不遵守Coalition for Better Ads組織規定的網站廣告(包括通過谷歌購買的廣告)。這一舉措將使谷歌搜索獲得更加嚴格的監管。
Google搜索關鍵詞CPC報價排名中,最熱門的一般是金融法律產品,醫療類關鍵詞并不火,這也不難看出,在北美,患者對于互聯網醫療搜索的需求整體不高,患者對醫療信息的來源渠道往往都更傳統、也更多元化。
百度是目前中國醫療搜索的老大
在中國局部縣級以下地區,通常的就醫半徑就在附近的診所和醫院,而且直接看診成本不高,所以多數流量都是就地消化,互聯網滲透程度也比較低。
但當有人得了重病或者是財務情況比較好,想要獲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或者在此之前先遠程問診與會診,互聯網流量入口就會非常重要。
還有一部分用戶,他們需要海外就醫,旅游醫療體檢等高端服務,同樣他們也需要有效信息的獲得和甄別,以及其他同類用戶的評價和口碑。
在國家實行醫改,三級分診,大病不出省不出縣等醫改政策的提前下,醫療搜索正處在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
百度在國內占據了絕大部分線上的醫療搜索入口。每天百度搜索框60億人次的搜索量中,有6000萬人次在搜索著與醫療健康相關的詞語,跟疾病相關的每天超過1500萬次、醫院相關的300萬、醫生相關的50萬。
百度醫療搜索的輿論與監管
去年5月,百度因為“魏則西事件”,大量負面輿情導致口碑下降。隨后,網信辦聯合多部委入駐百度進行調查,要求切實整改,百度于去年5月底宣布初步完成整改。而百度醫療搜索因此有所削弱,同時眾多垂直醫療APP和微信搜索也進行了有效分流。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10.10立即投票>> 【投票中】維科杯·OFweek2020(第五屆)人工智能行業年度評選
-
即日-10.10立即投票>> 【投票中】維科杯·OFweek2020(第五屆)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流體測量與控制產品全方案之應用案例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直播】珞石——輕型機器人專家及柔性機器人新品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下載!】西部數據帶您開啟數字化轉型鏈條!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青島】2020中國醫用塑料創新技術研討會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