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新冠病毒可通過鞋底傳播,新加坡推出新冠病毒紫外線消毒機器人
一篇由美國疾控中心(CDC)發表在學術期刊《新發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文章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鞋底傳播,且傳播距離至少為13英尺(約4米),是之前美國疾控中心推薦的社交隔離(2米)的2倍。如此難以察覺的病毒,對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帶來了更多的困難。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殺死病毒,保證室內的衛生?
在中國的抗疫過程中,醫療消毒機器人的使用非常亮眼。機器人可以去到高危的環境替代人難以完成的工作,這非常適合用來在疫區實行消毒工作,不僅可以節省寶貴的醫護人力資源,還可以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甚至比人工消毒更加徹底。
目前,針對新冠病毒的醫用消毒機器人有兩種,一種是噴灑消毒液的消毒機器人,另一種是醫用紫外線消毒機器人。前者比較常見,在世界上很多機器人公司都能生產,而后者之前只有丹麥的UVD Robots公司。因此,丹麥UVD Robots公司也在中國和歐美疫情中賺足了名氣和收入。
近日,新加坡DiSa(Digital Safety)Pte Ltd推出了一款紫外線消毒機器人,打破了丹麥UVD Robots公司在這個小領域的短暫壟斷。從工作原理上看,DiSa公司的產品并沒有任何不同,都是把幾根紫外線發射管(UV-C)安裝到一個機器人平臺上,通過遠程操控控制機器人的移動,讓燈管照射的紫外線光殺滅病毒。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因為UV-C管發射的紫外線對人也是有傷害的,所以該機器人有專門的設計程序讓機器人在工作過程中可以避開人。
從研發到生產成品,DiSa公司只用了短短2個月的時間。不過對于紫外線機器人究竟對新冠病毒的殺滅效果有多大,市場是存在疑惑的。科學家的研究表明,UV-C發射的紫外線可以有效殺滅SARS和MERS (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正是基于這些病毒都屬于冠狀病毒這個大家族,所以科學家認為紫外線同樣可以殺死新型冠狀病毒,但并沒有經過更嚴謹的實證。同時,用醫用機器人通過紫外線進行消殺,還存著的問題是如果消殺空間里面有很多的物品,可能在某些地方因為其他的遮蓋物導致部分位置無法照射到紫外線光,出現消殺死角。而將消毒液進行噴霧則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
但不管怎么說,機器人在醫療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凸顯出其不可替代性,已經可以成為醫護人員的重要工具。對于未來醫療的自動化、無人化趨勢,我們可以給予積極的肯定。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5.14立即查看>> 【精彩回顧】面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如何賦能企業
-
5月28日立即登記>> 【在線招商會】OFweek生命健康創新中心在線招商會
-
即日-5.30立即下載>> 【白皮書限時下載!】精選TE傳感器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聯想智慧中國行|聯想商用IoT新品發布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直播】面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如何賦能企業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如何抓住康復醫療產業新契機在線研討會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