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修羅場:海爾生物營收向好,資本虎視眈眈
全球疫情蔓延下,越來越多企業降低營收目標,直呼2020年活著就好。
早前,多家互聯網企業預測,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將處于虧損狀態,事實也是如此,4月份發布的財報旅游行業、線下教育市場等相關企業一季度紛紛陷入虧損窘境。
有憂也有喜,不同于旅游、線下教育行業的經濟噩耗,醫療器械市場傳來喜報。4月末,海爾生物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32.74%;實現歸母凈利潤6927.85萬元,同比增長141.42%。
作為明星企業海爾旗下公司,海爾生物自上市起就備受資本關注,從2005年成立到2019年10月成功登陸科創板,一躍成為跨界轉型醫療行業的優秀企業案例,儼然是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中的佼佼者。
在疫情影響下,生物科技公司被寄予厚望,海爾的“老對手”格力做起了口罩,還高呼斥資10億元進軍醫療產業用來生產口罩、護目鏡、紅外測溫儀等醫療器械產品。醫療器械市場再起波瀾,用戶、資本也不可避免的將放大鏡對準了海爾生物。
醫療器械持續火熱
醫療器械行業產品的制造和消費與群眾生命健康密切相關,我國人口基數大,醫療器械需求量大且需求剛性較強。
一方面,隨著人們收入上漲、消費的升級,人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愿意為健康投資。而人們醫療消費需求增加,也會促進醫療市場成長。另一方面,國內人口老齡化問題進一步加劇,醫療器械市場被動式擴大生產規模,以此來應對老年人口各種隱形疾病醫治以及護理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為鼓勵國產醫療器械的發展頒布了諸多利好政策,也進一步拓寬了醫療器械市場藍海。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指出,2020 年、2025 年、2030 年,縣級醫院國產中高端醫療器械占有率分別達 50%、70%和 95%。
再有,國內春天已至,可國外疫情至暗時刻還未過去,除了口罩、防護服等一次性醫療產品之外,疫苗安全產品、藥品試劑安全保障產品等高端醫療器械行業還將持續火熱。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疫苗行業整體批簽發量為56589.9萬支,同比增長5%,批簽發速度已有提升,未來批簽發機構有望擴容,批簽發速度有望繼續提升。
近年來,疫苗生產、疫苗相關法律頒布、疫苗研制等話題不斷,疫苗安全也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關注。加上垂直細分領域的疫苗市場體量不斷擴大,突發新冠狀肺炎疫情等等因素,海爾生物等為疫苗安全提供解決方案的生物科技企業被吹上風口。
海爾生物全面“加速”
這些年,海爾生物深入生物樣本庫產品、疫苗安全產品、血液安全產品、藥品及試劑安全等四大醫療場景,提供低溫存儲綜合解決方案,立志成為物聯網生物科技綜合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在成功上市一年后,海爾生物走得更穩也更快。
海爾生物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披露,海爾生物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32.74%,歸母凈利潤6927.85萬元,同比增長141.42%。其中,國內市場整體增長平穩,收入同比增長20.2%;海外市場業務增長提速,收入同比增長92.6%。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5.14立即查看>> 【精彩回顧】面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如何賦能企業
-
5月28日立即登記>> 【在線招商會】OFweek生命健康創新中心在線招商會
-
即日-5.30立即下載>> 【白皮書限時下載!】精選TE傳感器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
7月29日立即報名>> OFweek 2020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在線峰會暨展覽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聯想智慧中國行|聯想商用IoT新品發布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直播】面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如何賦能企業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