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群島發生地震,醫療科技如何創造生命奇跡?
北京時間3月25日10時49分,在千葉群島發生了7.5級地震,這是今年第3次七級以上地震。面對越來越頻繁的地震,我們可以從哪些醫療科技入手提高對地震災難救援效果呢?
3D打印助力人造皮膚研究
復旦大學武培怡教授在Materials Horizons上發表了一種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人工皮膚,使用捷諾飛研發的生物3D打印機,通過刺激響應性水凝膠的體積相變行為將外界刺激轉變為電信號,加強水凝膠類仿生皮膚的傳感功能,為人造皮膚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極具潛力的方法
全國首例“換臉”手術:結合3D打印技術,讓29歲小伙“改頭換面
說到“換臉”,大家想到的只能是川劇“換臉”,或是神話故事,是非常不現實的東西。可是在8月30號,陜西西安某醫院就進行了一個“換臉”手術!一名男子患硬皮癥15年面部像“毀容”,經過3D打印技術幫其成功“換臉”
3D打印脊柱植入市場領導者,被史賽克收購的K2M有何魅力?
2018年8月30日,3D打印醫療植入物領域誕生了一筆高額收購案:脊柱植入物開發公司K2M Group Holdings(以下簡稱K2M)被史賽克(Stryker)以高達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與強生、史賽克等巨頭相比,K2M雖然規模較小,但是近年來發展迅速,每年向市場推出10至12種新產品
3D打印皮膚和骨骼可以幫助治愈火星宇航員
據Techspot報道,在未來,人類前往火星或者其他行星的長距離太空旅行將面臨一系列危險,比如嚴重受傷的宇航員可能缺乏治療。以后遭受嚴重燒傷或骨折的人(宇航員)可以通過3D打印機得到幫助,這種打印機可以制造出皮膚和骨骼
3D打印春天來臨,定制式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規定出爐
動脈網獲悉,為規范定制式醫療器械注冊監督管理,保障定制式醫療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0號)規定(以下
第一批3D打印醫療器械五項團體標準發布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批準由3D打印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制定的《定制式醫療器械力學等效模型團體標準》等五項團體標準,于2019年6月28日正式發布,自2019年7月20日起正式實施。
Lima為醫院建設現場3D打印工廠,提高植入體的定制效率
當醫院需要為患者植入3D打印植入體時,一般都需要將三維數據傳輸到較遠的3D打印工廠來進行生產,并通過物流發送到醫院。這就降低了整個過程的效率,因此開始有醫院嘗試在院內或者就近的位置建立3D打印工廠或者中心,就近3D打印然后即可直接使用
3D打印角膜問世,角膜移植無需再等待捐贈
科學家使用bioink 3D打印出一種人工角膜,這種人工角膜由脫細胞角膜基質細胞和干細胞組成,可用于移植手術。
全球首例3D打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助患者恢復行走
據西安新聞網報道,西安市紅會醫院為一位患者量身定制的3D打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成功實施,這也是全球首例3D打印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黑龍江省醫院成功完成一例3D打印導板輔助的股骨遠端截骨術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骨外三科在3D打印技術的輔助下,成功為嚴重膝關節外翻的患者進行了股骨截骨術。
哈佛醫學院利用3D打印制備出低成本紙基血管化組織模型
利用軟基質和墨水進行擠出式3D打印是打印獨立式結構最有效的方法,并且基于其易于處理和設計自由的特性,是微流體系統快速成型的最佳選擇。該微流體系能夠為細胞的生長和增殖提供良好的促進環境。
美研究人員3D打印出復雜的脈管
據新華網報道,美國多所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水凝膠3D打印技術,可生成結構復雜的脈管,模仿人體血管、氣管和淋巴管等通道,為未來人造功能性器官掃清了一個技術障礙。
華中地區首例3D打印鈦合金 “下頜骨”移植成功
近日,一副3D打印鈦合金“下頜骨”及假牙被成功植入患者面部,并且患者后恢復良好。這也標志著華中地區第一例3D打印鈦合金“下頜骨”移植手術獲得成功。
3D打印小鼠頭骨:可用于類比分析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機理
近期,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刊登了一種名為“See-Shell”的可植入器械研究成果。據悉,這是由美國研究人員通過3D打印的一種透明頭骨,將其植入小鼠顱內,可實時觀察小鼠全腦表面的神經活動,這有助于研究人員對小鼠大腦全局動態的掌握和分析。
3D打印人體器官將“有圖可依” “透視”技術為醫療帶來變革
怎樣3D打印出逼真的人體器官?據《每日郵報》24日報道,德國慕尼黑大學埃蒂爾克領銜的研究團隊提出一種能夠精確描繪器官內部結構的“透視”技術,3D打印人體器官將“有圖可依”,為醫療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
人類心臟也能3D打印了!有細胞有血管就是有點小
以色列研究人員首次在全球成功地“打印”出帶血管的人工3D心臟。此前,人們只是打印出無血管的簡單組織。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小組表示,他們獲得的3D心臟由患者細胞和生物材料制成。
3D打印肌肉肌腱單元
相關研究表明,骨骼肌在進行運動時,主要是以肌肉肌腱單元為基本單元進行控制的,因此,研究肌肉肌腱單元的各項工作機理,對骨骼肌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西工大3D打印活性仿生骨可在生物體內發育
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的汪焰恩教授探索了一條生物醫療3D打印的新路徑,將3D打印技術運用于3D打印活性仿生骨領域。在目前的動物試驗中,所制作的3D打印活性仿生骨可以做到與自然骨的成份、結構、力學性能達到高度一致。
資訊訂閱
- 4月21日 OFweek 2020中國醫療科技在線論壇 立即報名>>
- 4月22日 如何抓住康復醫療產業新契機在線研討會 立即報名>>
- 精彩回顧 【在線研討會】深度探討3D打印助力機器人及工裝夾具 查看回顧
- 精彩回顧 是德科技醫療應用的網絡學堂 查看回顧
- 精彩回顧 德國康佳特嵌入式技術應用案例白皮書限時下載 查看回顧
- 精彩回顧 戴爾科技智慧醫療精準白皮書限時下載 查看回顧
-
互聯網 醫療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醫療健康革命
2020-04-02
-
國內醫療信息化領軍企業,進入新一輪黃金發展期
2020-03-08
-
疫情防控,傳感器功不可沒
2020-02-29
-
國家局關于2010年版 GMP疑難問題的解答(1-100)權威問答
2018-11-23
-
高端醫療4K成像解決方案
2018-09-13
-
福唐智能--飛秒激光用途 - 激光平臺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