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區塊鏈可信計算網絡,沖量網絡搶灘新基建“風口”
從中央的部署,到資本市場的熱捧,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無疑成為近期社會熱點。
在業界人士看來,新基建將有望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政府治理模式創新,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說是破解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難題的有力抓手。區塊鏈作為可信價值互聯網,將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將從互聯網時代革新為價值互聯網時代。區塊鏈技術被納入新基建范圍中,更加表明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以數字化建設為主,通過區塊鏈多方共信數據技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分布式可信系統,其本質功能是解決信任問題。而在新基建的大潮下,區塊鏈+可信計算的解決方案或許會成為解決數據孤島、數據流通難題的重點投入方向。
競跑萬億級“新基建”賽道,區塊鏈迎來新機遇
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內涵作出正式解釋。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伍浩提出,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發改委明確的新基建范圍中,區塊鏈作為新技術基礎設施被正式納入新基建范圍內。此外,5G網絡、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人工智能等運算基礎,這些新基建的基礎性建設和區塊鏈的應用發展能夠相互促進。
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區塊鏈應用應從哪些方面發力?
縱觀區塊鏈發展歷程,其是一種分布式可信系統,技術發展本質是解決信任問題。此前,數據隱私、數據孤島問題作為互聯網時代下避免不了、客觀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來解決。此外,此次疫情爆發,如何通過區塊鏈技術更好實現信息精準對接,更好實現“數字抗疫”,也成為業界深思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信計算加區塊鏈,也成為未來解決數據流通的問題、解決數據的可用不可見的重點投入方向。
以國內區塊鏈企業沖量網絡為例,其利用可信計算加碼區塊鏈信任機制,是可以有效解決互聯網時代下產生的數據安全問題。通過區塊鏈跟可信計算技術的整合,通過可信計算+區塊鏈的能力,構建一個多方聯合數據隱私計算的平臺,讓各參與方在不暴露源數據的情況下,在隱私安全、公平可追溯的前提條件下進行一些數據的聯合計算。
在此之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曾表示,可信計算才能解決區塊鏈安全。可信計算相對于區塊鏈來說,還是一種尖端技術,現在僅僅只存在于科研所和BAT這樣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并且只應用于高價值數據協作上。
“如果可信計算只用于高價值數據這一個場景的話,這項技術是沒有未來的。而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這項技術商業化,使其成為一個普適應用。”秉著這一初心,沖量網絡在完成種子輪融資后不久便落地了區塊鏈可信計算的首個商業應用——聯合征信。基于區塊鏈可信計算技術,沖量網絡實現了征信領域的數據協作問題,同時又能夠保護數據安全。該解決方案已成為區塊鏈可信計算的標桿應用之一。

最新活動更多
-
5月20日立即報名>> 歐司朗 VCSEL,讓3D 走近生活在線研討會
-
6月30日搶先報名>> OFweek 2020 中國LED照明在線展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精彩回顧】面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如何賦能企業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COMSOL 多物理場仿真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聯想智慧中國行|聯想商用IoT新品發布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