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發布FSD自動駕駛芯片 diss激光雷達
在4月底的特斯拉Autonomy Inv estor Day上,創始人馬斯克高調發布了自動駕駛芯片“全自動駕駛計算機”(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簡稱FSD),并已經搭載進最新生產的特斯拉車型。
馬斯克對現在普遍使用的激光雷達方案非常不滿,明確表示“任何依賴激光雷達方案的公司都將失敗”,因此才要推出自己的視覺傳感器方案。
激光雷達最大限制在于成本,用于高級別自動駕駛的64線束激光雷達單價高達50萬元,這個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這或許是馬斯克堅持要使用視覺傳感器方案的最主要原因。
視覺傳感器的成本則要低很多,本質上這就是一個配合科學算法的攝像頭,雖然在測距、高機動反應等方面不如激光雷達,但也在逐步優化中,且視覺傳感器在環境感知、空間三維建模等方面的能力也更強。
雙目慣性模組已經可以連續輸出200幀圖像與IMU數據,模組可以0.005秒/幀的速度快速檢測道路彎曲、陰影、路面及標識線變化,并通過連續多幀分析車道變化趨勢,可為自動駕駛算法提供多方面精準、快速的環境信息數據,實現自動駕駛車輛的路況高機動反應。
此次特斯拉發布的FSD運算能力高達144 TOPS,特斯拉自動駕駛負責人Pete Bannon稱該芯片可以處理每秒2100幀的圖像輸入,相當于每秒25億像素,這是全球投入使用的芯片中算力最高的產品。
這樣的運算能力讓高清的視覺傳感器圖像能夠得到高速精準運算,并以此為自動駕駛做出決策,提高反應力。這也是特斯拉敢于放棄激光雷達而主要使用視覺傳感器的底氣所在。
當然,視覺傳感器不是沒有短板,比如它會受到光線、大雨、大霧和大雪等極端天氣的影響,因此完全移除其他傳感設備只使用視覺傳感器目前看來仍然不現實,因此特斯拉在車頭也配有毫米波雷達。
馬斯克還透露,特斯拉已經在研究下一代芯片,預計運算能力是FSD的三倍,配合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算法,用視覺傳感器取代激光雷達來降低成本將變得更加可能。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